青平:“加班遭反弹”竟是造假,警惕谣言导致的网络信任危机 全球快讯

2023-04-08 07:54: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资料图】

由“被自愿加班”“超长加班”“怒骂领导”等元素集中在一起的社会热点竟然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三天就整个儿翻转,真让人大跌眼镜。4月4日晚,一则“疑似中电科成都区的软件开发部员工陈某因不满领导安排清明节加班怒怼领导”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曝光,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本认为陈某就是千万个面对无理加班要求忍无可忍的普通员工代表,却不曾想,只是一个落选应聘者的个人报复。

警方已经将事实查清,陈某是因此前向中电科求职未被录用,心生不满,便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虚构微信群和聊天纪录截图,并发布在了网络平台。为泄一己之愤,陈某成功带起了打工人群体反对不合理加班的节奏。这种“得不到就毁掉”的挟私报复行为,不仅给无辜企业造成了伤害,其以谎言玩弄公众情绪,操控公众舆论作为自己的“复仇工具”,也伤害了网民的情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诚然,“加班”成了近年来社会热议的话题,为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事件也时常被曝出。今年3月初,上海的王女士因准点下班,在试用期的第三天被辞退;今年2月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员工王某周末未及时回复加班信息被辞退”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抖音上关于员工怒怼无良加班老板的段子往往大快人心。本来,我国的休假制度安排越来越丰富,劳动法也越来越完善,但的确有一些企业打着“公司就是家”“员工要奉献”的幌子,开始宣传“996”“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表面上要求员工讲奉献,实际上却无视员工身心健康,无视劳动法,侵犯员工权益。面对这种情况,员工进行抵制,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并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讲述维权过程,唤醒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是值得提倡的,也起到警告、震慑企业违法行为的作用。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决不能造假。

在这起事件中,陈某为了报复企业,利用了公众对不合理加班的深恶痛绝之情,为了达到轰动的效果而制造了谎言。他成功地引发了巨大的流量,但却伤害了公众朴素的正义感,甚至引发网络社会信任危机。不少网友在上当受骗后陷入了某种迷茫,不敢再轻易相信信息的真假,不再敢为正确的事情仗义执言,因为吃不准那些看上去正确的网络事件究竟是编造的谎言,还是事实。这会让网络社会更加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此,真正的“狼来了”,反而可能得不到网友的声援和支持。重拾信任,往往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气。

即便事情已经真相大白,但在评论区的留言中仍有不少网友认为“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度加班现象终于引起了全社会重视”“企业虽然躺枪,但总体上利大于弊”,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制造谎言之风绝决不可长。否则,大众的情绪被别有用心者被利用,遵纪守法的企业躺枪被骂,真正的正义反而可能得不到声张。

挟私报复的陈某,可能并没想到自己能捅出这么大的篓子,他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此事件带来的教训,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